- 数字时代,如何应对舆论危机? - 2017年7月7日
- 用数字提高说服力的3条法则 - 2017年6月22日
- 薪酬面议,你准备好了吗? - 2017年6月11日
当苹果(Apple)在2001年首度发布其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时,创办人史蒂夫‧贾伯斯(Steve Jobs)是这样介绍的:“这款iPod可以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里”。假设当时贾伯斯说的是:“这款音乐播放器只有185公克,拥有5GB的容量”。你觉得iPod的魅力是增还是减?再进一步延伸,要是贾伯斯当时只说了:“最新推出的iPod将会颠覆你的想象力,改变整个音乐产业”。那么,你会立刻冲进店里购买吗?
很显然,5G容量比185克更具体一些;而1000首歌放进口袋里,又比5G容量更有画面感。这就是数字的魅力!
只是同样都是数字,用法巧妙不同。《为什么用数字说话的人很有魅力》一书写道:“要把数字这个武器运用得当,我们必须懂得赋予数字意义”。或许你会说“我天生就对数字不行”,甚至立刻联想到高中时,数学考试没有及格过。其实这都是多虑了,这里要强调的只是用一些很基本的数学概念,增进我们在工作上思考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1、善用平均数字,提高说服力。
不是用了数据左证,你的说法就能有说服力,而是要以“单位平均量”取代庞大的数字,才能让听者有感觉。
2008年,当贾伯斯在提到iPhone的销量时,他一开始说:“开卖后的200天,就达到400万支的销量”,随即又补充到:“平均计算下,等于每一天卖出2万支iPhone”。数字要有力量,必须让人感受到具体的意象!“400万支”,虽然是一个很厉害的数字,但听众很难感受到销售到底是多还是少、冷还是热,然而“一天2万支”就是一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。
2、“余事件”思考法。
你一定听过“逆向思考”这4个字,通常是要你抛弃常见的观念或想法,走一条不同或相反的思路。比方说,当我们遇到困难、心情不好时,就会有人用“杯子里面的水是半满或半空”来劝我们,要我们不要只看自己的缺点(半空),要想想我们还拥有什么(半满)。
但数学中的“余事件”思考法,要你思考的不是你还拥有什么,或你欠缺了什么,而是要教你去想,少一半的水去了哪里?“余事件”就是事件的相反或没有出现的那部分,在数学中或遇到难题时,如果正面解决很难或很麻烦,试着将焦点转移到“余事件”,或许就能找到不一样的解法。
3、解除戒心的隐性营销(stealth marketing)。
你有没有想过,房产销售常用说法之一是:“这个地段交通超方便,把房子买在这里可以帮你省下20分钟的通勤时间,让你每天可以多一点空闲时间或睡饱一点”,这就是用了数学上的“充分条件”与“必要条件”的替换。
所谓“必要条件”(necessary condition)是最低限度必须要满足的条件;“充分条件”(sufficient condition)是充分到过了头的条件,也就是最严格的条件。其实你只要仔细一想,想要节省时间,不会只有搬家到交通方便地点,你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、活用通勤时间、减少时间浪费等做法,也就是搬家只是构成省时间的可能条件之一(充分条件),但是房产销售的说法却有可能让人理解成:如果不搬家,就不可能省时间(必要条件)。
作者:邵蓓宣(台湾);
来源:Manage Today;
图片:国际互联网;
校排:非凡8(Favo8.com)。